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胥扬 周敏)一棵饱经沧桑的古树,就是一件珍贵的“绿色文物”、“活的化石”,见证一段历史,传承一种文化。
在弼时镇弼时故居,有7棵300余年的圆柏。它们环塘而生,有的巨臂凌空,宛若飞云;有的盘曲纠缠,其冠如盖。旁有一小石碑,上刻:小孩子要用心读书,现在不学,将来没用。这是任弼时同志为幼子任远远写的习字样本。

任弼时故居始建于清乾隆时期(约公元1780年),又称“任家新屋”,位于弼时镇唐家桥,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清式民居砖木结构建筑。整座建筑坐东朝西,背倚山丘,门临池塘,青砖落地,马头墙高耸,土筑围墙护院,院内松柏参天。宅院分上、中、下三进,外加一罩亭,占地3600平方米,有大小房子37间,9个天井。

1904年4月30日,任弼时同志诞生在这里,并生活了十六年之久,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,直到1920年离开家乡参加革命。故居是任弼时同志生活成长的摇篮和学习知识、立志救国救民的启蒙地。
此后余生,他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、刻苦耐劳的精神为党奋斗30年。叶剑英元帅曾说过:“他是我们党的骆驼,中国人民的骆驼,担负着沉重的担子,走着漫长的、艰苦的道路,没有休息,没有享受,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。”
1988年,任弼时故居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故居现有樟树、女贞、枫杨、枫香、圆柏等古树17棵。
枫香
女贞
枫杨
一审:张 咪
二审:胥 扬
三审:杨剑波
责编:胥扬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学习手记|四中全会上,总书记引用古诗宣示反腐决心
总书记的关切·落地的回响 | 保护黑土地 大国粮仓更稳固
习近平就泰国王太后诗丽吉逝世向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致唁电
“正义无声 震耳欲聋” 湖南举办残疾人普法观影活动
湘超长沙队抵达永州 巅峰对决 一触即发!
湘潭队终于赢了!客场3:0大胜怀化队 6轮过后终于迎来“幸运7”
株洲队1:0战胜常德队!是运气还是实力?
主场争锋 势不可挡 邵阳队夜训强度拉满
下载APP
分享到